蒋梅霞跑了大约4个月的网约车365约车车主单多吗,共接了200多单365约车车主单多吗,记录下了62个乘客的故事365约车车主单多吗,约七万字。她在书的结尾写道,“生活在别人的生活中,真切地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,在各种情绪中切换着,不能自已。有这样的经历,是值得清醒和满足的。”而在她记录这些故事的背后,是陌生人之间的相互信任和包容。62位乘客涵盖了各行各业,不同的年龄和阶层,大多以乘客的外貌和上车地点起头,他们的故事可用千奇百怪来形容,有小学生的吐槽学习压力太大,也有成功人士专门坐车倾诉自己的压力,感谢她当听众……“无论大家在经历着什么,但他们总的来说还是很满足,有自己的小幸福。”蒋梅霞说,她从一开始就给自己定了调,要记录这些“正能量”的东西。
开了120天网约车,搭载200多名陌生乘客,蒋梅霞用六七万字记录了她与乘客聊天的内容和经历,装订成册,取名《右心·聆听》。就像当年摆摊设茶换故事的蒲松龄,在短短4个月里,蒋梅霞用开网约车的方式,“闯”进了这座城市的陌生人的生活,换来了他们平凡而动人的故事。目前,她仍在修改这些故事,“希望能找到合适的出版商,能够出版这些故事”。
每天要收获几百但不是人民币,而是文字
“经历着自己的快乐与烦恼,时不时就会想到。别人的快乐与我一样吗?别人的忧虑与我一样吗?他们都在过着怎么样的生活呢?”——摘自《右心·聆听》由于要照顾上高三的女儿,蒋梅霞现在已没有开网约车了。一本装订成册的“书”放在家中,里面全是开车拉客时的经历,用她的话说,“开车每天都收获好几百,但可惜不是人民币,而是些零散的文字。”即便早已为人母,蒋梅霞对新兴事物仍保持着一颗好奇的心。去年,她注册了网约车账号。“就是想体验一下,不是为了赚钱,也不是奔着与陌生人接触去的,只是单纯想了解一下新的出行方式。”在去年5月到8月的4个月里,蒋梅霞开着自己的丰田越野车,在成都主城区开始开网约车。一次在太古里附近,一位男性乘客一上车就“瘫”在副驾驶座位上,“我真的郁闷死了。”对方的交谈方式让蒋梅霞一时间无法适应,“我也很自然地和他聊了起来,就像认识了很久的熟人。”她说,男子告诉她,自己就是专门坐坐网约车,和陌生人聊聊,“这应该是我拉的前10个乘客之一,也是我第一次遇到有乘客不是为了到某地,而是为了聊天”,蒋梅霞说,这是她人生第一次为陌生人充当知心大姐。“其实每个乘客都有自己不便与家人、朋友分享的心事。”从那以后,一向喜欢码字的蒋梅霞,有了刻意挖掘身边陌生人故事的想法。“我想就把自己当做是司机,闯进他们的生活去。”之后,她的车上多了笔记本和笔,等待订单呼叫的空隙,她便将有意思的故事一一记录下来,回家之后再整理。到去年8月,蒋梅霞跑了约4个月网约车。她粗略统计共接了200多单,记录下了62个乘客的故事,约七万字。
陌生人的信任与宽容4个月感觉生活在别人的生活中
“宝贝啊,不着急,时间长着呢!就那样,随性地、快乐地、无忧无虑地,享受着,慢慢长大。”——摘自《右心·聆听》大学毕业之后,蒋梅霞曾做过多年销售,“做销售就是求人,客户尽管是从陌生变为熟悉,但存在利益关系,很难有这样简单又轻松的聊天。”在此之前,蒋梅霞认为陌生人之间是谈不上信任和深入沟通的,“我坐出租车,从来不和师傅说话。”不过,开网约车的经历让她觉得,原来陌生人之间也可以这样聊天——像朋友一样,聊工作和生活。“经历着自己的快乐与烦恼,时不时就会想到,别人的快乐与我一样吗?别人的忧虑与我一样吗?他们都在过着怎么样的生活呢?”这是蒋梅霞书中开头的一段话,在4个月里,她的乘客有年近八旬的老人、嗷嗷待哺的婴儿、初中生、职场新人,也有甜蜜情侣、成功人士……不同的人讲述着不同的故事。在书的结尾,蒋梅霞写道,“生活在别人的生活中,真切地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,在各种情绪中切换着,不能自已。有这样的经历,是值得清醒和满足的。”她说,陌生人表达出的小幸福让她动容,也曾遇到迫于生活压力牢骚满腹的人,不过,大家都在向前看。而在记录这些故事的背后,是陌生人之间的相互信任和包容。心理学专家张岚说,共同的话题是彼此聊天的基础,车厢这种封闭的移动空间,为乘客和司机营造了这样聊天的环境。“每个人都有分享和倾诉的需求,但生活中不一定能找愿意倾听的人,陌生人之间不存在利益关系,彼此在心理上是平等的,并且从交流开始到结束也不会有任何成本。”这也能解释,为什么很多陌生人愿意主动和蒋梅霞聊天,从而让这位大学时主修中文、做过销售的网约车司机,能够有机会记录下陌生乘客的故事。
62位乘客涵盖各行各业“大家都有自己的小幸福”
“生活在别人的生活中,真切地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,在各种情绪中切换着,不能自已。有这样的经历,是值得清醒和满足的。”——摘自《右心·聆听》翻看蒋梅霞这本讲述陌生乘客故事的书,62位乘客涵盖了各行各业,不同的年龄和阶层,大多以乘客的外貌和上车地点起头,而他们的故事可用千奇百怪来形容。在书中,一位小学生告诉她,学习压力太大,放假了还要到培训班补课,补完课还要弹琴。一次,一个73岁的老太太上了车,很少有老人会用软件叫车,蒋梅霞夸赞了几句,开朗的老人说要不是自己得了20多年糖尿病,精神还好些。想到妈妈刚查出糖尿病,蒋梅霞留意多问了句,老人特别热情地劝蒋梅霞不担心,还向她推荐自己一直吃的药。在讲述中,蒋梅霞再次提到了在太古里接到的一名男乘客,对方说,自己从白手起家到投资数百万在市中心开3家茶餐厅,坐拥数台豪车,俨然是亲友眼中的成功人士。但别人却不知道自己有多累,生意忙时撸袖洗碗,生意差时连大厨工资都付不起,加上妻子身体又查出不适,巨大的精神压力让他透不过气来,但这些,都无法向员工朋友吐露,“总要绷起”。“你我互相都不认识,再见面的机会也太小了,所以我今天专门不开车,谢谢你当我听众。”抵达目的地,男子说,发发牢骚后感觉好多了,略带歉意地向蒋梅霞道谢。“无论大家在经历着什么,但他们总的来说还是很满足,有自己的小幸福。”蒋梅霞说,她从一开始就给自己定了调,要记录这些“正能量”的东西。其实,也不是每一次都和陌生乘客聊得很轻松。蒋美霞不回避这一点。她说,其实也有一些乘客很消极,她也在书中记录了这样的乘客:她曾在石羊场接到一名女士,上车后,对方就开始抱怨自己的家庭和生意,“唉,现在生意太难做了。面馆做起恼火,前天去服装厂找活路做也没找到。挣钱就那么难啊!”她说,自己尽力让这位乘客不要那么沮丧,但又显得有些力不从心,“有时候,人会被这种消极的情绪传染。”不过,后来想想,这位乘客在抱怨后,或许心头也会好受点。去年9月,因女儿上高中,蒋梅霞没再开网约车,她开始整理自己记下的62个乘客故事。她把坐在自己右边的乘客讲述的故事和心情,取名叫《右心·聆听》,除了序言和后记,第一章“听风”讲述的是普通人的小幸福,第二章“慢长”记录的是从小学生到大学生的可爱和烦恼,第三章“修行”最丰富,收纳了32个故事,都是职场上或有丰富社会经验乘客的心路历程。
目前,她仍在修改这些故事,“希望能找到合适的出版商,能够出版这些故事”。
蒋梅霞记录的那些乘客
●打“飞的”来蓉吃苍蝇馆子接到一个电话归属地为北京的单。一上车,一男一女两个乘客便讨论起中午吃的回锅肉和凉拌白肉,咂舌回味。“你们是来成都出差吗?”女乘客抢着回答:“我们是专门为成都美食而来的。我们一个景点都不去,每天就找地方吃,然后逛街,然后又吃,逛吃逛吃,哈哈哈哈。”将旅游戏称为“吃货之旅”的两人哈哈大笑起来。我建议两人参考点评网的排名,男乘客却说不想去遍地开花的大牌餐厅,专挑本地人爱去的小饭馆,味道才正宗,说着还挠挠头,想了半天叫不出名字,女乘客笑嘻嘻地补充说:“吃苍蝇馆子!”一车人一起哈哈大笑起来。
●祸福约好在抚琴小区门口接他,老远就看见穿灰色茄克的男子帅气地站在隔离桩中间,一手撑着小碎花雨伞,看看手机,再看看我车来的方向。紧靠着他停车,他迅速收拢雨伞,上车后小心地将伞放在右脚旁边,转头向我:“去何氏骨科医院。”“哎呀,雨太大了,根本没办法出门了。”男人看着窗外连绵的雨,感叹着。“前些天报纸还登了有个大爷送2个小孩上学,被冲到河里去失踪了,太可怕了。”细心的男人转过头来,“下雨天开车也要慢点呢,碰到别人碰到自己都不好。”“嗯,近几天路上的小擦挂随处可见呢。”我感激地向他笑笑,“所以别嫌我开得慢啰。”“怎么会?我是吃过亏的人,肯定不会嫌慢的。”男子看出我疑虑的表情,拍拍自己裹在茄克里的右膀,“我现在是去骨科医院换药的,上个月有天下班有点晚,因为家住温江,想快点回家,在快车道上骑电瓶车,速度大概有65码左右,结果被出租车挂倒,肩胛骨骨折。幸好是出租车的反光镜挂倒我的哦,如果是汽车直接撞到我,那后果不堪设想。”“不过,”男人话锋一转,“感谢老天爷在我年轻的时候让我有这样的深刻体验。至少,在我未来的几十年时间,我都不会因为自己的‘快’而再出任何事故了。所谓的祸福相依吧,真的很庆幸。”
●销售往回家的方向驶着,却接到单子。一男一女带着满脸雨珠上车,男孩还特别绅士地拉开车门让女孩先上车。上车后,两人继续热烈地谈着,女孩的语气占明显的主导和上风,男孩认真地附和着突然,感觉女孩趴在我的驾驶椅上,有点控制不住的激动:“姐姐,你的车险一般多少钱啊?买了没有呢?”“车险肯定是早就买了,还没有到期呢。”我暗忖,“难道怕我没买保险,在路上出问题得不到保障?”“姐姐,你们司机应该有个群吧?你们平常都在那上面交流哇?我们公司有个活动,买多少钱的保险可以送你多少钱的红酒。比如你买保险是5千,我们公司就送你价值5千元的红酒,划算得很呢。”“真的假的哦?有那么好的事情?那你们怎么赚钱呢?总是要赚钱的吧。”实话说,我多少有点戒备了。“看嘛,我就说嘛,都要问是咋赚钱的。”男孩见缝插针,带着些许揶揄。感觉女孩白了男孩一眼,男孩立马不吭声了。“我们现在推广期,主要是想把我们红酒的牌子打出来,等到知名度做起来后,自然就赚钱了呀。”“姐姐,你的微信是好多呢?我加你微信哈,下来我把红酒的资料发给你看看哈。”我还没来得及回答。“姐姐,这是我的名片,如果介绍人过来就给我打电话,保证给你提成。”女孩的口气不容置疑。(略有删减)
成都商报记者 于遵素 逯望一 摄影记者 张建 编辑 张波 官莉